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市场动态 > 广东:广州“遯庐”矫枉过正 园圃变水泥台
市场动态

广东:广州“遯庐”矫枉过正 园圃变水泥台

来源: 南方日报 作者:马喜生 日期: 2013/11/18 9:57:51
日前,广州文保单位“遯庐”被爆出业主改动空间出租多人居住,导致这幢民国民居多处破损,变身大杂院。昨天记者看到,经过整改后,“遯庐”院内垃圾已被清走,可是其他破坏痕迹还随处可见……

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:日前,广州文保单位“遯庐”被爆出业主改动空间出租多人居住,导致这幢民国民居多处破损,变身大杂院。昨天记者看到,经过整改后,“遯庐”院内垃圾已被清走,可是其他破坏痕迹还随处可见。

整改要求恢复原样

昨日,记者再次造访“遯庐”,门口右下角一块标识着“遯庐”的汉白玉文保牌子已经恢复原位。这块牌子于2002年安放于此,后来竟被揭下,被人随手丢弃于庭院杂物当中。前天下午,当牌子被找到时已经是裂成两半。

海珠区执法部门前天下达的恢复原样整改方案已见成效。记者发现“遯庐”庭院的杂乱的垃圾已经清理一空,地面坑洼之处皆铺有水泥,但是几处还未干透的水泥路面已被踩上串串脚印,可见相关人员对“遯庐”修整并不够上心。

记者还发现有些地方整改似乎矫枉过正,比如院子中一处原来用于种花的园圃土层表面也被浇上水泥,园圃摇身变成一块高出地面半米的长方形水泥块,这虽然有利于清理垃圾,但是硬绑绑一块水泥与庭院布置并不协调。

目前,“遯庐”首层、二层已出租多户人居住,内部改动较大,间隔成多间单间房子,租户每月缴纳给业主数百元租金。不少租户告诉记者,目前业主并没有要求他们搬走,“业主说只要恢复原样就可以了”。

本月普查文化遗产

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告诉南方日报记者,“遯庐”荒弃的背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,“业主没有尽到保护责任,文物部门也没有尽到监管、指导、检查责任,下一步怎么综合改进工作,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”。

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也告诉记者,从2007年到2012年底,全省文保单位数量增加了一半左右,此外在3.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中,还筛选出了2.5万处作为登记文保单位,“5年前,登记文保单位全省只有2000多处,虽然省级的文保资金相应地从1000万元提高到了4000万元,但跟数量众多不断新发现的新线索相比仍很不相称,资金缺口很大”。

昨天,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,本月内,广州市即将开展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,对不可移动文物、历史建筑、传统风貌建筑等广州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全面的普查,以有效保护城市记忆。该局将使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聘请文物保护监督员到一线保护文物,抓紧成立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,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加入文物保护工作,并建立文物数据平台,实现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管理。

推荐阅读:

福州地铁施工遭遇西汉遗址 该不该为文物让路

山西太原大规模集中修缮文物建筑

文物专家称中国近20年文物古建的破坏甚于“文革”

庾澄庆自曝显赫家世 庾家花园是历史文物

(来源:南方日报)

编辑:珊瑚树

图片资讯
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建站 | RSS | 产品库 | 搜索云
版权所有:园林网 ylmm.com 客服邮箱:Service@ylmm.com 电话:0571-81999581
战略合作: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
  经营许可证编号:浙B2-20100396
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:33010020106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