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像做手术那样种花
在另外一些放满架子的房间里藏着克隆好的花苗,克隆花真正的秘密则隐藏在旁边的实验室内。进门前,记者又换了一次鞋,郭宗贵还特地提醒道:这里面是万级的空气净化,总共有3间无菌的操作室。
记者进入的房间有8个操作台,台前坐着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。他们小心地从瓶子内取出幼苗,用刀快速地切割。郭宗贵向记者介绍说,别看他们的动作很随意,其实每一刀下去都有讲究,切得不好,破坏了切片当中的基因,克隆出来的花就会出现不同的缺陷,出现花瓣内翻或花叶缺损。
总体而言,这些克隆幼苗长出的花,都要好过用种子种植的。
特征克隆花完全延续母本的优点
郭宗贵说,克隆花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完全延续母本的优良特征,植株形态基本一致,花期也一致,不会像实生苗(用种子种的幼苗)那样,花色、花期的差别很大。同时,克隆花是工厂生产的,不仅可以保存珍贵的稀有品种,同时也可以在短期内让好的品种数量大增。
吴雨庭则解释道,比如蝴蝶兰大都是从台湾引进的,但一株好的蝴蝶兰其实很贵,但通过克隆技术,就可以将一株品相端正、色彩艳丽的好花,克隆成很多株。虽然相对于实生苗,这些克隆花的价格要贵许多,但也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养这些好花。
行家:克隆花就是高档花代名词
克隆花到底比实生花贵上多少,虽然吴雨庭和郭宗贵都没有明说,但记者在芳村的花博园及几家花卉市场采访时,买家和卖家都一致认定,克隆花是高档花的代名词。虽然从2005年开始出现后,价格慢慢回落,但普通市民大都觉得太贵,因而除了春节期间,平常买卖并不多。
花商:克隆兰一出现卖高价
花博园内,在花商望小姐的记忆里,克隆蝴蝶兰是在2005年首次出现在广州的,当时最高卖出3800元/株。望小姐解释说,蝴蝶兰原本就以高雅大方而著称,克隆的蝴蝶兰选的母苗是其中的佼佼者,加之克隆花比实生花的花期要长将近一倍,因而首次出现时卖高价不奇怪。不过,随着克隆蝴蝶兰越来越多,价格一年比一年便宜。
在另一个花卉市场内,这里的花商刘先生指着自家档口的几株蝴蝶兰说,这些已经开好的实生花,进货价才5元,但一株刚刚开的克隆花,进货价却要20多元。怕价高不好卖,他们不敢进货。
买家:催着老板去进货
在刘老板的档口,记者遇见了养了几十年兰花的钟姨。今年70多岁的老人家听说过克隆蝴蝶兰,但却摇摇头说买不起,这样的一枝花要80元~100元。
但当记者拿出一瓶克隆蝴蝶兰时,老人家眼睛发光。钟姨说,这株克隆花与实生花比,明显有光泽,花瓣厚,相貌也好,花期更要多出一半,言语间颇为稀罕。她接着挑缺点,说这克隆花其实也就是插花的另一种说法,自己也能做,仅仅是工厂做得精细一点。但临走时,老人家突然扯住了花商,让花商去工厂进点货,甚至仔细询问了工厂的所在以及是否有零售,颇有点想亲自跑一趟的意思。
专家:克隆花价高只因为“妈”好
或许为了打消自己买花的念头,钟姨还说,所谓克隆,无非就是换了个名字,其实与插花、嫁接大同小异。钟姨的说法到底对不对?价高的原因又在哪里?记者特地采访了华南植物园的专家。
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,克隆花采用的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组织培养技术,本身并不稀奇,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无性繁殖技术本质上差别不大。当然,这也的确是克隆,华南植物园就做过几十年这样的实验。不过,大规模的繁殖以前的确比较少,商家用之来炒作也无可厚非。只是组织培养技术的成本其实并不高,工厂化后会更低,相信生产厂家的利润是很丰厚的。当然,这种克隆花价格高,也源自于厂家所采用的母株优质健康相貌好,克隆出来的花自然比其他花要好看,卖得自然贵了。